產品詳情
1 個 DRIVE-CLiQ 電纜連接到控制單元室溫控制MPI(多點接口)是集成在 SIMATIC S7-300 CPU 上的通信接口。它可用于簡單的網絡任務。模板具有診斷能力操作系統:Windows Embedded Standard 7控制單元支持的安全功能。通過防止生產線中斷提高生產率可顯示有連接模塊的訂貨號、固件版本和序列號信息程序執(zhí)行在切換式配置中,I/O 模塊采用單通道設計,但它們將由兩個中央控制器通過冗余 PROFIBUS DP 來尋址。在切換式配置中運行的 I/O 模塊只能插到 ET 200M 分布式 I/O 設備中。功率范圍:0.55 ... 4 kW,進線電壓為 200 … 240 V 1 AC 時清潔屏幕日本船級社(NK)HMI 系統SIMATIC WinAC (F) 和 WinCC 組合Text Displays (TD 100C, TD 200/TD 200C, TD 400C) 和 OP 73 、 OP 73micro的創(chuàng)新后繼產品。MPI 可以同時連接多個配有 STEP 7 的編程器/PC、HMI 系統(OP/OS)、S7-300 和 S7-400。CC 和后一個 EU 之間的大線路距離:對于 S7 EU,約 100 m;對于 S5 EU 約 600 m。SIMATIC 實時軟件 提供許多由 SIMATIC WinAC 直接處理的包含工藝功能的庫,包括標準 PID 控制與簡單運動控制。SIMOTION SCOUT – 支持文本式和可視化編程極限值監(jiān)控 多點接口 (MPI), 集成在 CPU 中
概述
SINUMERIK 808D MCP 水平型
SINUMERIK 808D MCP 垂直型,帶有手輪孔
SINUMERIK 808D MCP 垂直型
帶機械式按鍵的 SINUMERIK 808D MCP 機床控制面板功能分區(qū)清晰,操作便捷。它適用于銑床和車床的操作。
自定義按鍵用插條分別標識。
機床控制面板分為垂直型和水平型,適合各種不同機床設計。根據機床的具體設計,也可以訂購帶手輪孔的 SINUMERIK 808D MCP。
無需在機柜上鉆孔,可使用帶*夾從后面安裝機床控制面板。
操作員控制部件:
模式和功能鍵
39 個按鍵(水平型:30 個帶 LED 的按鍵;垂直型:39 個帶 LED 的按鍵)
方向鍵,用于帶**進給倍率功能的機床
(機床控制面板預組裝有車削插條。銑削插條在附件包中提供。)
預定義的機床控制面板按鍵,用于手輪選擇、轉塔旋轉、冷卻液控制或程序測試等常用功能
SINUMERIK 840D sl 配有采用較**多核處理器技術、基于驅動的** NCU,具有幾乎無窮無盡的性能潛力。在 NCU-Link 中的 30 個加工通道中,可以控制較多 93 個軸。需要較少軸的機床設計可獲益于 SINUMERIK 840D sl 的性能,既有*高的加工精度,加工時間又很短。
廣泛的工藝技術足以滿足車削和銑削應用的苛刻要求。
SINUMERIK 840D sl 的優(yōu)勢是能夠在**條件下進行銑削和車削。銑削應用的范圍從汽車工業(yè)中制造動力傳動系的大規(guī)模加工中心,直至航空工業(yè)中動態(tài)性很高的磨具制造 5 軸加工中心。車削應用則涵蓋從帶有 B 軸的多通道五軸車削中心,到多主軸應用。
除車削和銑削應用外,SINUMERIK 840D sl 還可用于眾多其它工藝技術。這些工藝技術包括磨削、激光加工、齒輪加工和多任務加工。SINUMERIK 840D sl 的系統靈活性很高,這使得它在開辟全新工藝領域方面成為可以選擇的數控系統,例如,航空領域復合材料加工中的鋪帶機應用。
設計
模塊化,可擴展
采用 SINAMICS S120 Combi 的 SINUMERIK 840D sl BASIC – 較多 6 軸,步入優(yōu)級行列。
通過將 SINUMERIK 840D sl BASIC 與 SINAMICS S120 Combi 緊湊型變頻器進行組合,可開發(fā)出較優(yōu)的緊湊式機床。
采用 SINAMICS S120 的 SINUMERIK 840D sl – 具有較多 93 軸的數控性能。
除可擴展的 NCU 性能外,SINUMERIK 840D sl 還提供了高度模塊化的操作員控制。由于采用靈活的 M:N 操作方式(例如,可將操作面板與 NCU 任意組合),SINUMERIK 840D sl 可基于現代**機器設計的操作理念做出較佳調整。
PCL經驗設計法如果用來設計復雜系統梯形圖,存在以下問題:
1).考慮不周、設計麻煩、設計周期長
用經驗設計法設計復雜系統的梯形圖程序時,要用大量的中間元件來完成記憶、聯鎖、互鎖等功能,由于需要考慮的因素很多,它們往往又交織在一起,分析起來非常困難,并且很容易遺漏一些問題。修改某一局部程序時,很可能會對系統其它部分程序產生意想不到的影響,往往花了很長時間,還得不到一個滿意的結果。
2).梯形圖的可讀性差、系統維護困難
用經驗設計法設計的梯形圖是按設計者的經驗和習慣的思路進行設計。因此,即使是設計者的同行,要分析這種程序也非常困難,*不用說維修人員了,這給PLC系統的維護和改進帶來許多困難。
PLC編程時三個注意事項
1.雙線圈輸出
如果在同一個程序中,同一元件的線圈使用了兩次或多次,稱為雙線圈輸出。對于輸出繼電器來說,在掃描周期結束時,真正輸出的是后一個Y0的線圈的狀態(tài)。
Y0的線圈的通斷狀態(tài)除了對外部負載起作用外,通過它的觸點,還可能對程序中別的元件的狀態(tài)產生影響。因為PLC是循環(huán)執(zhí)行程序的,上面和下面的區(qū)域中Y0的狀態(tài)相同。如果兩個線圈的通斷狀態(tài)相反,不同區(qū)域中Y0的觸點的狀態(tài)也是相反的,可能使程序運行異常。作者曾遇到因雙線圈引起的輸出繼電器**振蕩的異?,F象。所以一般應避免出現雙線圈輸出現象。
2.程序的優(yōu)化設計
在設計并聯電路時,應將單個觸點的支路放在下面;設計串聯電路時,應將單個觸點放在右邊,否則將多使用一條指令。建議在有線圈的并聯電路中將單個線圈放在上面,可以避免使用入棧指令MPS和出棧指令MPP。
3.編程元件的位置
輸出類元件(例如OUT,MC,SET,RST,PLS,PLF和大多數應用指令)應放在梯形圖的右邊,宦們不能直接與左側母線相連。有的指令(如END和MCR指令)不能用觸點驅動,必須直接與左側母線或臨時母線相連。
用PLC改造繼電器控制系統時,因為原有的繼電器控制系統經過長期使用和考驗,已經被能完成系統要求的控制功能,而繼電器電路圖與梯形圖在表示方法和分析方法上有很多相似之處,因此可以根據繼電器電路圖來設計梯形圖,即將繼電器電路圖“轉換”為具有相同功能的PLC的外部硬件接線圖和梯形圖。因此根據繼電器電路圖來設計梯形圖是一條捷徑。使用這種設計方法時注意梯形圖是PLC的程序,是一種軟件,而繼電器電路是由硬件元件組成的,梯形圖和繼電器電路有很大的本質區(qū)別,例如在繼電器電路圖中,各繼電器可以同時動作,而PLC的CPU是串行工作的,即CPU同時只能處理1條指令,根據繼電器電路圖設計梯形圖時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
這種設計方法一般不需要改動控制面板,保持了系統原有的外部特性,操作人員不用改變長期形成的操作習慣。
西門子模塊梯形圖的設計應注意以下三點:
(一)梯形圖按從左到右、從上到下的順序排列。每一邏輯行起始于左母線,然后是觸點的串、并聯接,后是線圈與右母線相聯。
(二)梯形圖中每個梯級流過的不是物理電流,而是“概念電流”,從左流向右,其兩端沒有電源。這個“概念電流”只是形象地描述用戶程序執(zhí)行中應滿足線圈接通的條件。
(三)輸入繼電器用于接收外部輸入信號,而不能由PLC內部其它繼電器的觸點來驅動。因此,梯形圖中只出現輸入繼電器的觸點,而不出現其線圈。輸出繼電器輸出程序執(zhí)行結果給外部輸出設備,當梯形圖中的輸出繼電器線圈得電時,就有信號輸出,但不是直接驅動輸出設備,而要通過輸出接口的繼電器、晶體管或晶閘管才能實現。輸出繼電器的觸點可供內部編程使用。
模擬量模塊EM235 (3A1/1A0)的功能,從AIWO中取輸入值,為了增加穩(wěn)定性而求多次采樣值的平均值,再依據計算出的平均值在AOWO中輸出模擬電壓。
模擬量模塊經過測試可提供模塊錯誤信息。如果個擴展模塊小是模擬量模塊,01.0接通。另外模擬量模塊檢查到的錯誤是電源出錯,則將CPU上01.1接通。模擬量模塊上有EXTF字樣。
本程序中所用除法是簡單的移位除法(用采樣次數的2的方次)。因為移位只花費較短的掃描時問,該數能從2變化到32768。
輸入字是12位長。如果采樣次數大于16 (2的4次方),那么和的長度將大于一個字(16位)。于是需要用雙字(32位)存儲采樣和。為把輸入值加到采樣和中,你應當把它轉成雙字。當輸入數為負值時,有效字增添1;若為正值,有效字增添0來校正輸入值。
在自由口通信方式下,還可以通過字符中斷控制來接收數據,即PLC每接收一個字節(jié)的數據都將產生一個中斷。因而,PLC每接收一個字節(jié)的數據都可以在相應的中斷程序中對接收的數據進行處理。
由于只用兩根線進行數據傳送,所以不能夠利用硬件握手信號作為檢測手段。因而在PC機與PLC通信中發(fā)生誤碼時,將不能通過硬件判斷是否發(fā)生誤碼,或者當 PC與 PLC工作速率不一樣時,就會發(fā)生沖突。這些通信錯誤將導致PLC控制程序不能正常工作,所以必須使用軟件進行握手,以保證通信的可靠性。
由于通信是在PC機以及PLC之間協調進行的,所以PC機以及PLC中的通信程序也必須相互協調,即當一方發(fā)送數據時另一方必須處于接收數據的狀態(tài)。如圖7-18、圖7-19所示分別是PC、PLC的通信程序流程。
通信程序的工作過程:PC每發(fā)送一個字節(jié)前**發(fā)送握手信號,PLC收到握手信號后將其傳送回PC,PC只有收到PLC傳送回來的握手信號后才開始發(fā)送一個字節(jié)數據。PLC收到這個字節(jié)數據以后也將其回傳給PC,PC將原數據與PLC傳送回來的數據進行比較,若兩者不同,則說明通信中發(fā)生了誤碼,PC機重新發(fā)送該字節(jié)數據;若兩者相同,則說明PLC收到的數據是正確的,PC機發(fā)送下一個握手信號,PLC收到這個握手信號后將**次收到的數據存入的存儲區(qū)。這個工作過程重復一直持續(xù)到所有的數據傳送完成。